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。树立大食物观,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、农林牧渔结合、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,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。
我省地处世界“黄金玉米带”,龙江鲜食玉米的品质与口碑远传国内外,鲜食玉米也成了无数种植户的增收“摇钱树”。如何更大效益地发挥龙江鲜食玉米潜力?近日,记者深入走访省农投集团鲜玉良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鲜玉良田),看他们如何打造鲜食玉米全产业链集群,走出一条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的现代化新路子。
资源整合共下“一盘棋”
连日来,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的村民们正忙活着将土地进行托管。
“我家有20亩地,原来流转出去,每年能收入1.6万元左右。今年换了个方式,全程农业生产托管了,预计收入2.6万元,直接增加了1万元。闲下来的时间我还可以外出打工,又能赚不少钱。”与村民顾坤福一样,新兴村的村民已经对土地托管后的生活做好了规划。据了解,此次新兴村共有2万亩土地加入全程农业生产托管,将全部种植鲜食玉米。
“土地托管后,我们将实行标准化、规模化种植,提高鲜食玉米品质与产量的同时进一步助农增收。”鲜玉良田总经理马树森介绍,良好的区位优势,使得生产的鲜食玉米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较好的适口性,受到市场和消费者追捧。
将鲜食玉米产业的“蛋糕”越做越大,既能满足全国消费者的食用需求,又能保证玉米的高标准品质,成为了鲜玉良田主要攻关目标。
“我们选取我省东、中、西部不同积温带,在哈尔滨、齐齐哈尔、大庆、绥化、双鸭山等地进行资源整合,以全程农业生产托管、联合种植等方式进行产业布局,充分发挥自然区位优势,凝聚鲜食玉米发展潜力,共下‘一盘棋’,推动鲜食玉米产业更快更好发展。”马树森说。
目前,鲜玉良田已在全省布局鲜食玉米基地达10万亩,其中自有基地8.5万亩,合作基地1.5万亩,奠定了良好的鲜食玉米生产基础。
订单农业助农增收有保障
在青冈县福禾农业有限公司,一辆辆载满鲜食玉米的运输车整装待发,这样的景象在往年的这个时节是没有的。
“以往我们鲜食玉米的销售黄金期就是秋收后的几个月,自从鲜玉良田对我们企业进行帮扶后,签订了500万穗的订单业务,现在我们冬天也要正常出货。”青冈县福禾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于德军说。
黑龙江省农投产业融合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黑龙江省鲜玉良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、董事长任关宇告诉记者,龙江鲜食玉米虽已闻名全国,但我省大部分地区的鲜食玉米企业却呈现“散而不精”“多而不强”的状态。
为改变这一局面,鲜玉良田作为牵头企业,联合当地多家鲜食玉米企业抱团经营、精准对接客户,形成“鲜玉良田+基地+合作社+加工厂”的“1+3”模式,以金融赋能、科技赋能、管理赋能、品牌赋能等方式解决鲜食玉米企业面临的各种问题,有效解决了企业各自为战、销路不畅、品牌不强等瓶颈问题,推动当地鲜食玉米产业发展,保障玉米种植户的应有收益。